阿里、腾讯披露股份回购情况。
1月3日,腾讯控股(00700.HK)发布公告,公司于2024年1月3日,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336万股,回购金额10.02亿港元,最低成交价为292.4港元,最高成交价为301.4港元。公告显示,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,该集团已回购约1.42亿股,占已发行股份数目约1.47928%。Wind数据显示,2023年,腾讯控股回购金额约484.29亿港元,回购次数已超120次。
前一日,阿里巴巴(NYSE:BABA,09988.HK)发布公告,披露2023年全年的股份回购情况。公告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31的12个月期间,阿里以9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680亿元)回购了总计8.979亿股普通股(相当于1.122亿股美国存托股)。这些回购是根据公司的股份回购计划在美国市场和香港市场进行的。
证券时报在报道中指出,在港股市场近来表现低迷的情况下,不少上市公司选择大力回购。据统计,2023年,港股市场已有超过200家公司实施回购。
阿里:仍余117亿美元回购额度
阿里在公告中表示,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,阿里流通的普通股为200亿股(相当于25亿股美国存托股)。相比于2022年12月31日的207亿股普通股(相当于26亿股美国存托股),过去12个月,在已经计入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下发行的股份后,公司的流通股通过股份回购计划净减少了3.3%。
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,阿里巴巴在董事会授权的股份回购计划下仍余117亿美元回购额度,有效期至2025年3月。未来阿里将在每个季度结束后立即提供股份回购的最新信息。
关于阿里的股份回购计划,其回购金额一直在扩大。据悉,早在2020年12月28日,阿里宣布回购10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。2021年8月3日,阿里宣布将回购规模扩大至150亿美元。2022年3月22日,阿里宣布继续扩大回购,将股份回购计划的规模由150亿美元扩大至250亿美元,回购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。当时,阿里方面表示,第二次扩大其股份回购规模,反映其对未来持续增长充满信心。此举亦创下中概股回购规模纪录。
2022年11月,阿里再次宣布,将现有25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,另外增加150亿美元,并将有效期延长至2025年3月底前。至此,阿里的股份回购计划扩大到400亿美元。
在国际资本市场上,阿里巴巴一度是“中概股之光”,2020年曾创下8577亿美元的市值巅峰,在全球市值榜上位居第六。2021年是阿里的分水岭,也是阿里相对“敏感时期”,比如平台经济反垄断所带来的影响等,在这一年,阿里第一次扩大了原定的100亿美元的美国存托股回购计划。
截至1月3日收盘,阿里报74.740美元/股,总市值1903.97亿美元,相较于三年前的市值高位,阿里市值已跌超6600亿美元。
2023年11月,阿里发布2024财年第二财季(截至9月30日)财报,截至季度末,阿里集团的净现金为630亿美元,自由现金流在过去12个月达到270亿美元。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说,“阿里处于为增长而投资的最佳财务状况。”
腾讯:2023年回购次数超120次
腾讯也在频繁披露股份回购的公告,除上述1月3日的公告外,该公司还披露了百余次的股份回购公告。有媒体指出,腾讯日均回购金额在逐步增加,从2022年8月底至2023年5月底,腾讯每日回购金额约为3.5亿港元。自2023年6月以来,腾讯日均回购金额则提升到了4亿港元左右,进化成了“腾四亿”。从2023年12月22日起,腾讯将日均回购金额提升至10亿港元。
2022年下半年以来,腾讯港股股价持续下滑,2022年10月25日一度跌破200港元,创2017年3月以来新低,较2021年2月18日创下的775.5港元高点跌去74%,之后有所回温。
2023年11月15日,腾讯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,公司收入1546.3亿元,同比增长10%;净利润(Non-IFRS)449.2亿元,同比增长39%。在三季度电话会上,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,目前市场上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基本处于历史低位,所以回购可能是提升股东回报更好的方式。
截至收盘,腾讯控股报300.600港元/股,总市值2.85万亿港元。
除上述阿里、腾讯外,数据显示,小米也在1月3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330万股,回购金额4920.88万港元,近30日累计回购2810万股,累计回购金额4.25亿港元。
证券时报在报道中指出,从现实情况来看,伴随着港股逐年下跌,上市公司回购金额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。2023年,港股市场回购规模再创历史新高,超1200亿港元,腾讯控股、友邦保险和汇丰控股等则是其中的“主力军”。
华西证券在2023年12月的研报中指出,“回购潮”多出现在市场底部时期。当市场处于低位,公司回购股份是为向市场传递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号,彰显对公司的信心,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。自2023年5月份以来,回购金额出现明显幅度上涨且持续位于高位,释放积极信号。从具体数据来看,近三个月回购金额均在100亿港元以上明显高于历史年份每月平均水平。